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

星月(StarRuth) 給您送月餅來啦...! 祝大家 100年中秋佳節快樂!!

Dear friends~



今天就是100年的中秋佳節了!


因為天候的關係,預報今晚的中秋夜有些地方會看不到月亮!所以前兩天夜晚我已經先賞月了,雖然還未到中秋月圓的時候,但前兩晚的月亮已經很美!很圓滿了!


最近陸續收到好友們的中秋祝福,將它們集結於此,就算今年中秋夜看不到月亮,或怕胖不敢吃月餅! 那就享用我借花獻佛送給各位的月餅與品味各家的月餅詩吧。


祝 大家 中秋佳節 連假快樂



StarRuth 敬上






月餅來了!預祝中秋節快樂 !!


絕妙滋味~~~




!!!!!!!





~~祝中秋團圓、闔家歡樂~


!祝朋友們開心快樂,健康。


情侶們愛情甜蜜,溫馨。




1 李白家的月餅
床前明月光,有餅沒包裝。舉頭望明月。低頭聞餅香!



2 杜甫家的月餅
細草微風岸,今年送禮多。何物能擺闊?月餅最出色!



3 柳宗元家的月餅
無權鳥飛絕,沒錢人蹤滅。品餅蓑笠翁,獨過中秋節!



4 蘇軾家的月餅
明月幾時有?舉餅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月餅賣多錢?



5 徐志摩家的月餅
悄悄的我收了,正如你悄悄的送,我揮一揮衣袖,來年你還送不送!



6 瓊瑤家的月餅
我有一塊月餅,不知與誰能共?多少秘密在其中,送餅之人能懂。

餅外情深義重,餅內目的重重。迎來送往聚無蹤,徒留一簾幽夢!






╭══╮
╭╯ΘΘ ║


╰⊙═⊙╯


給您送月餅來啦......!



各位好友:

今年九月十二日就是中秋節啦!
送您一個月餅..............


含量成分:


100%純關心

配料:

第一層是祝福,第二層是關懷,
第三層是相信,第四層是溫馨。

以蓮子蓉造餡;中間是甜蜜窩心。


保存期限:一輩子
保存方法:珍惜自會長久



願您時時開心、天天快樂、


平安年年、幸福一生!

祝您有個美好的中秋佳節!







一級瀕絕動物-熊鷹 全台僅1400多隻

一級瀕絕動物-熊鷹 全台僅1400多隻

中時更新日期:2011/09/11 05:30 莊哲權/台東報導

中國時報【莊哲權/台東報導】

熊鷹被列為一級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,也是華盛頓公約管制國際貿易的物種,除了受馴鷹人及標本商的青睞以外,鷹羽頭飾更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;在面臨強大的獵捕壓力下,林務局委託屏科大進行熊鷹生態調查,希望藉此取得生態保育與傳統文化的平衡。

林務局委託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進行熊鷹生態調查,從民國九十八年開始,由孫元勳教授帶領調查小組,在屏東、台東山區進行研究,據孫元勳「較樂觀」的估計,目前全台熊鷹約有一千四百多隻,又以台東密度最高。

孫元勳表示,熊鷹亞成鳥在黑市每隻售價都在兩萬五千元以上,廿年前每年至少有十隻以上的仔鷹被獵捕販售。熊鷹羽毛也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重要飾品,象徵崇高的身分和地位,在傳統中被視為靈鳥,配戴熊鷹羽的身分與數量都有嚴格限制,獵捕熊鷹更被視為禁忌。

但近來傳統式微,人人以擁有熊鷹羽頭飾為榮,在鷹羽黑市裡,最高貴的一對鷹羽可達三萬多元,過去十年內,在屏東、台東的捕獲數量,每年達廿到五十隻。

孫元勳指出,維持最小存活族群是保育稀有物種的首要工作,如何在兼顧熊鷹族群永續和傳統文化保存的精神下,取得互信和共識,讓熊鷹能世代翱翔在台灣森林裡,是必須持續努力的課題。

資料來源: yahoo奇摩電子報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11/4/2yiu5.html

遠看似黑琵 埃及聖環現蹤台南

遠看似黑琵 埃及聖環現蹤台南

中央社更新日期:2011/09/11 12:19


(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1日電)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人員近日在台南市沿海地區進行鳥況調查時,發現近10埃及聖環族群正在覓食,看到第一眼時誤以為是黑面琵鷺提早來台度冬,細看才確認是埃及聖環。

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今天表示,埃及聖環屬於外來種鳥類,相傳是10多年前有動物園業者引進台灣,其中4隻脫逃後開始在野外繁殖,近年來在新竹、嘉義、台南等沿海地區都曾發現其蹤跡。

邱仁武表示,埃及聖環常出現在古埃及的壁畫中,古埃及人將其視為神明化身的聖鳥,但野生的埃及聖環在現代的埃及數量不多,在台灣野外繁殖出族群有點誤打誤撞的味道,是否對生態造成影響還要觀察。

他說,埃及聖環高約6171公分,黑色的嘴巴向下彎曲成鐮刀狀,尾羽及翼羽的邊緣呈黑色、身體羽毛呈雪白色。由於國際明星鳥黑面琵鷺即將來台度冬,許多愛鳥人士已開始在沿海地區等待並進行鳥況調查,體型相似的埃及聖環的確容易被誤認,但能記錄到牠們的生態也是一種收穫。1000911

(鳥友王素滿提供)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00911

資料來源: yahoo奇摩電子報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11/5/2yj8x.html

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

研究證實 顆粒毒性改變魚的泳速與活動力/奈米化妝品風行 學者憂威脅生態

研究證實 顆粒毒性改變魚的泳速與活動力/奈米化妝品風行 學者憂威脅生態

自由更新日期:2011/09/07 04:21

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/台北報導〕奈米顆粒可能對人體潛藏風險,也恐威脅生態環境!學者指出,奈米科技被廣泛應用在防曬油等化妝品,可能透過下水道進入河川,影響生態環境。國內已有研究證實,奈米顆粒的毒性會改變魚的游泳速度與活動力。

奈米(nanometer)是長度的單位。一奈米等於十億分之一公尺(十的負九次方公尺)。奈米科技從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原子和分子層次的操控物質,組合出極其微小的新材料和新機器。

含奈米防曬油 經下水道進入河川

奈米科技大量應用在藥妝用品,如防曬油等,雖然產品沒有強調是奈米技術,但宣稱「清亮透明」、「透明感」或是「物理性防曬」等,主要成分有氧化鋅(zinc oxide)、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),則為奈米成分的防曬油。

海生館副研究員、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演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德豪,以「奈米金屬氧化物對魚類之生態毒理」為題進行研究,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期刊「海洋污染學誌(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)」。

陳德豪針對氧化鋅、二氧化鈦等奈米金屬氧化物,以斑馬魚為模型物種,在暴露0.110ppm不同濃度下,觀察其胚胎及游泳行為。

結果發現二氧化鈦對魚胚胎發育沒有明顯影響,但會出現游泳速度、活動力下降。陳德豪推測,應是奈米顆粒進入斑馬魚的腦部,造成細胞傷害,進而影響行為。

底棲魚貝吸收 人類吃進潛藏風險

至於氧化鋅,不僅隨濃度增加,胚胎孵化變慢,游泳速度、活動力也出現異常。陳德豪指出,氧化鋅除因顆粒大小造成的毒性外,其解離產出的鋅離子過多,對生物毒害更甚於二氧化鈦。

陳德豪說,奈米顆粒對環境影響,國內外目前仍在實驗室的生物毒性研究,但一般推測,奈米顆粒會跟水中雜質、有機物、污泥結合,沉降到底泥後,底棲性的魚類或螺貝類會吃底泥,透過食物鏈進入生物體,並會累積體內。

成大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指出,奈米對人體、環境的影響,目前尚在研究,「沒人敢保證一定沒毒」。尤其是化妝品,「皮膚毛孔大於奈米」,奈米進入人體,即使只塞在毛孔,對身體的排汗功能也不好。但他也質疑市面所謂的奈米產品,根本未達「奈米級」。

資料來源:yahoo奇摩電子報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07/78/2y9k0.html

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

環境公民記者生力軍 相信「個人就是改變!」

環境公民記者生力軍 相信「個人就是改變!」

環境資訊中心更新日期:2011/09/03 15:28 莫聞


本報201193日新北訊,莫聞報導

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環境新聞編採培訓營,今天展開為期兩天的活動,近60位從四年級到八年級、跨越不同世代的公民記者生力軍,聽取保育學者、部落客、線上記者從各個角度,分享如何成為公民記者的觀念與做法。擔任營隊講師的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鄭國威表示,「個人就是改變」,「社會改變一直都是很少很少的那三五個人開始發動的,就看你願不願意成為那其中之一!」

「你咁有看見白海豚,游過西海岸的海邊,你咁有看見白海豚,聽說伊嘛叫做媽祖魚,游在台灣的海邊,親像媽祖咧保庇」以歌謠聲援台灣各地環境與農民運動的「農村武裝青年」今天也現身營隊,以〈白海豚之歌〉等歌曲,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始業式。樂團主唱江育達用他以歌聲幫土地寫紀錄的行動,期勉學員親近土地、關心環境。

「保森大地環境新聞編採營」於新北市淡水區展開,指導單位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,很高興看到許多人關心台灣的山林保育,也希望公民記者可以多關注台灣木材自給率過低,消耗他國森林資源的問題。

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、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董景生分享國內外保育趨勢之餘,也分享自身投入民族植物研究的場域後,看到部落耆老憂心傳統知識無法傳承的苦惱,才進而著書出版,並爭取國家出版獎榮譽,讓研究成果更有傳遞給社會大眾。

書寫,也是一個爭奪公共議題詮釋權的過程。部落客鄭國威以google搜尋自己名字的經驗說明,過去網路上搜尋自己的名字,首先出現都是其他同名同姓的陌生人,但他努力針對樂生療養院古蹟保存、綠黨選舉、三聚氰、流浪動物等問題長期而持續書寫後,自己的網路身分與議題傳遞網絡在過程中自然累積,現在,搜尋「鄭國威」三個字,優先出現的已經是自己關心的公共議題。

中國時報記者黃奕瀠分享新聞報導經驗時,除了傳授新聞傳播觀念與採訪技巧,也表示公民記者並不是要做到主流媒體記者所有的功能,而是要「好好的做自己、保有自己獨特的觀點」,用心觀察、體會身旁有意義的東西。

「保森大地環境新聞編採營」課程設計以森林為核心,進而延伸至土地、海洋、水、空氣等相關環境議題,課程中也設計模擬記者會、人物專訪實戰,由學員實際採訪松菸公園催生聯盟召集人游藝、雙和護樹聯盟志工潘翰疆、台灣油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豐豪、森林認證發展協會祕書長李俊彥等人,記錄他們以實際行動保護都市老樹或全球森林的事蹟。

活動第二天(4日)的課程亦安排延伸課程,包括公共電視記者郭志榮傳授用新聞照片說故事,社運人士何宗勳講授透過標題與導言設計、衝高新聞閱聽人數的創意思考。研習學員也將發表實作採訪作品,與課程講師、同儕切磋討論,藉此培養其以公民記者的角色出發,保護森林、海洋與濕地的能力。

資料來源: yahoo奇摩電子報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03/109/2y2wz.html